跳至主要内容

博文

目前显示的是 二月, 2017的博文

加拿大枫叶国旗的故事

52年前的今天,象征英国殖民地的加拿大红船旗降落,在加拿大的国土上,第一次升起加拿大枫叶国旗! 放眼全球,加拿大的国旗是不是最喜庆最好看之一呢?加拿大人也对这个枫叶国旗爱得要死。正值加拿大建国150周年,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,这个枫叶国旗是怎么来的吧。 说起来,也是蛮不容易的呢。你想都这个年代了,有人想把加拿大国歌里“sons”改成中性的“us”,都那么难呢,更不用说那个年代改国旗了。那个年代,你改大英帝国的红船旗,无异于“被判祖国”! 是谁这么大胆? 加拿大先后做过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地。英国的红十字是红字,法国王室的颜色是白色。这是一个基本点。加拿大从1867建国以来,用的是英国米字旗和加了加拿大国徽的红船旗。 如果你运气好,至今可以看到有白人邻居,在自家门上插着这个红船旗,而不是枫叶旗。为什么?还不是怀念大英帝国的辉煌。 加拿大红船旗,一看就是殖民色彩对吧?左上角就是英国国旗。英国米字旗中的“红十字”,表示英格兰,“白色斜十字X”表示苏格兰,"红色斜十字X",表示爱尔兰。三个组成米字旗,就表示天下是英格兰、苏格兰和爱尔兰这个联合王国的。 右边的盾徽呢,三只金狮代表英格兰,一只红狮代表苏格兰,一架竖琴代表爱尔兰,三朵金色鸢尾花代表法兰西,最后三朵红枫叶代表加拿大。事实上,枫叶从1834年起,就成为加拿大的象征了。 虽然红船旗上已经有枫叶了,但是你可以看出,加拿大此时的地位还是很渺小很渺小的。而且和其他英联邦国家的国旗看上去类似,很难辨认。加拿大参加二战时,这个问题就出来了。威廉麦肯锡金总统,曾经想正儿八经设计一款加拿大国旗,但是遭到强烈反对作罢。 直到战后六十年代初,眼看1967年及允加拿大建国一百周年了,关于设计自己的国旗的辩论,又热了起来。1963年,自由党的皮尔逊总理上台,他竞选承诺之一,就是两年内出加拿大新国旗,于是一上台就甩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!最后他做到了! 1964年国旗设计方案大辩论 其实,一开始很多保守派是拒绝的,觉得自己设计国旗,就是对大英帝国的“背叛”。好在战后婴儿潮已经出来了,年轻人对设计属于加拿大自己国旗的热情空前高涨!而且又即将迎来加拿大建国一百周年不是?你拿什么庆祝,我的加拿大人?:-) 各种各样的设计像雪片一样飞来,大多都喜

排华法案期间,伍冰枝一家为什么可以来加拿大?

现在形势很严峻,加拿大前华裔女总督伍冰枝,在渥太华的公民入籍仪式上,深情脉脉讲了当初她们一家来加拿大的故事,其中在香港登船的一个细节。 1942年,那时她3岁,哥哥7岁,父母一人提着一个箱子,这就是她们全部家当。红十字会的船来了,来接加拿大人回家,现场全是白人,除了他们一家四口是Chinese。 一个军官看到她们华人面孔,十分狐疑,对另一个军官嘟哝:“他们又不是白人,为什么在这里?” 另一个军官看了看名单,说“他们在这个名单上,咱就别管了,让他们登船吧。” 就差那么一点,命悬一线,全家就被拒绝了。当时那个阻挡他们的加拿大军官哪里知道,57年后,她面前的3岁华人女孩,会成为加拿大总督,做他的三军总司令! 那么根据史料记载,加拿大在1923年到1947年的24年排华法案实施期间,全球总共只有15个华人成功移民加拿大。如果平均三四人算一个家庭的话,那么也就4个家庭对吧? 伍冰枝一家作为难民进入加拿大的1942年,正在排华期间,她们是何德何能,可以开通天眼呢?你不好奇吗?反正我是挺好奇的。就在网上捋了一捋。 我们先从伍冰枝的爷爷开始说起吧。:-) 父亲在香港出人头地 伍冰枝的爷爷伍培,是清末广东台山四九镇人,移民到了澳大利亚,在维多利亚市开了个果品蛋糕店。1907年,伍冰枝的父亲伍英才,在维多利亚出生,拥有英国国籍。 那时在海外的华人毕竟太少,到了娶媳妇儿的年纪,伍英才就回到家乡台山去相亲,并在国内找工作。因为是英国国籍,英语流利,找到了一份加拿大商会驻大连代表的工作,从此与加拿大结缘。内地战乱后,他转移到香港工作,娶了娇妻林美娥,也就是伍冰枝的妈妈。林美娥是一个在荷属圭亚那打拼的华人,从雇佣劳工,做到了种植园农场主,卖了回香港退休。所以那时他们一家在香港,应该是上流社会,属于有米的人。 伍英才加入了英国人在香港玩的业余骑马俱乐部,通过骑师的身份,成功打入白人阶层。1941年,日军攻打香港,英国自己的兵马撤了,从加拿大调兵,和香港本地英国国籍的年轻人组成的义勇军来打香港保卫战。伍英才做了义勇军的摩托车通信兵,经常在战火中骑着摩托传递军情,受到英军表彰。可是他们哪里是日本人的对手,香港很快就沦陷,许多加拿大士兵和义勇军将士长眠阵地,剩下的人都被日军俘虏了,伍英才就是其中之一。 日军占领香港六个月后,盟军与日军达成交换战俘协议,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