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看过好莱坞电影《黑鹰坠落》,就知道1993年老美在索马里第一大城市摩加迪沙付出了多大代价。而当时谁也不知道,这个城市有个16岁的黑人小伙,作为难民独自漂洋过海来到加拿大。 二十四年后的今天,这个黑人小伙,成了加拿大举足轻重的新任移民部长!他就是侯赛因。 一个逃避索马里内战独自来到加拿大的16岁小伙,是怎么到今天就奋斗成为加拿大移民部长的呢? 你是不是很好奇。他非富非贵,和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,只有贫穷、灾难和歧视,不是吗?很难想象,一个16岁的难民新移民,还是黑人,是穆斯林,是穷鬼,20多年,就成了加拿大移民部长。我们来看看,他是怎么做到的。 理论上,他能做到,我们其实也能做到,我们的孩子更能做到。 打累脖工6.85元一小时筹措学费 1993年,16岁的侯赛因逃避索马里内战,只身来到加拿大。在申请加拿大难民期间,他先在汉密尔顿完成高中。他的哥哥在多伦多著名的贫民窟Regent Park申请到廉租屋,于是高中毕业就搬了过去。 他没想到,正是多伦多这个最穷的Regent Park社区,别人唯恐避之不及,却恰恰将成就其人生成功。 好学上进的侯赛因,考上了约克大学历史系。但由于他的难民资格还没下来,无法拿到加拿大助学贷款,为了筹措学费,他不得不先去打工。他在密西沙加一个加油站找到替人加油的工作,时薪6.85元。每天坐车从多伦多Regent Park到密西沙加的这个加油站,往返就是两个多小时,他一干就是一年多。 也是吃过不少苦头对吧? 其实到这里,都并没什么特别的,很多新移民、难民都这么过来的。因为他住的是廉租屋,所以能存下钱供自己上大学。 一份改变命运的传单 2001年,还是大三时,他开始寻找义工机会,好积累“加拿大经验”,你懂的。有一天,他在住家附近看见一张传单,这种传单在多伦多很常见,但是没几个人把它真当回事儿。但是侯赛因认真了。 什么传单呢?是当时安省省议员史振民邀请民众去他家BBQ,好倾听民意,搞好与群众关系。很多人看到这种传单,都轻蔑一笑,扔了。但侯赛因去了。他不仅去了,还鼓起勇气向史振民开口,希望做义工。 也不知道是打发、开玩笑还是认真的,史振民说咱们党魁麦坚迪的办公室缺人手,你去那儿试试。没想到像“傻根儿”一样的侯赛因真去了,说是史振民推荐的。麦坚迪真要了! 安省省长助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