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内容

博文

目前显示的是 七月, 2016的博文

华人在加拿大200多年的那些事儿~

多伦多公共图书馆要建立一个加拿大华人历史档案厅,和温哥华向外国人买房额外加收15%的税,都让我们想到了华人在加拿大的历史,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在华人已经高达135万,并且在温哥华和多伦多不断抢房的今天,我们再来追溯一下加拿大华人辛酸的历史吧。 其实,华人来加拿大已经快250年了,是来加拿大的最早族裔之一。 早期 皮毛贸易 我们华人有个特点,吃苦耐劳,干活比谁都聪明,却不奢求报酬,还不惹是生非,正是这一点,引起了当年加拿大皮毛贸易商的注意。1770年代,就有120个华工来到温哥华岛。1788年,一个英国海军兼皮毛商詹姆斯梅尔斯从澳门带了50个木工来温哥华岛,修建fur trading post。这是华人来加拿大最早及最确切的记录。 詹姆斯梅尔斯对华工的这种印象深刻,以至于华工在殖民者眼中,变成一项很有价值的财产。 淘金热 由于对华工这种财产的珍爱,19世纪50年代北美的淘金热,从广东招来了很多华工。1858-1860年卑诗省的菲沙河谷也发现黄金,于是加州不少淘金华工又来到卑诗省。还有一批广东台山人经过香港,来到温哥华。当时那些淘金点上的村落,到处是一片华人。但华人不过是打工的,大多都给上面的人把钱挣了。 太平洋铁路 加拿大于1867年建国后,以修建太平洋铁路为条件,请求卑诗省加入加拿大。当时加拿大总共才400万人口,财政困难,要想完成这个铁路,必须用物美价廉的华工。没有华工,钱就不够建铁路,没有铁路,卑诗省就不会加入加拿大,可能自立,也可能加入美国。 修铁路,本地人是3块钱一天,华工是一块钱一天。贯穿落基山最艰险的480公里,白人不愿意修,那么就轮到吃苦耐劳不提条件的华工头上。1880年从广东招聘了5000华工,从美国加州招聘了7000华工。 最后很多华工牺牲在这片土地上。1885年太平洋铁路贯通。但华人也就失去利用价值了。 排华 人头税 就在太平洋铁路贯通的那一年,加拿大不再需要华工了,于是推出了《1885年华人移民法案》即“人头税法案”,向凡是来加拿大的华人收取登陆费,每人50元。只有华人移民才会收这个税。 1900年涨到100元,1904年涨到500元。当时500元,相当于现在8000加元。很多人根本付不起这个钱。但就像如今加15%的买房税,中国人照样蜂拥在温哥华买房一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