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内容

加拿大新护照“十六幅图”展现炫丽的加拿大(上)

加拿大国移来加拿大也有些年头了,该renew枫叶卡的renew枫叶卡,该入籍的入籍,有些同学可能已经都renew了加拿大的新护照了。据说加拿大2013年7月1日以后实行的新护照,美翻天了,是怎么样的呢?

一个是加了芯片,即ePassport。芯片里储存了和你护照第二页一样的信息,除了没有你的签名。进入海关时,工作人员会在读写器上刷一下,ePassport的信息就会显示在电脑上,和你护照上第二页核对,这样提高了安全性,相当于double check。有了ePassport芯片,要想造假更难了。

第二个就是卖五年期和十年期两版护照。以前咱都最多五年,想在多给点钱,可以办个10年期护照了。不过儿童护照还是只能五年。

第三个重大特色,就是36张内页的签证页,用了好多图画做背景。每张图画都是精心设计,不仅漂亮,更是加拿大的脸面。通过这些话,就知道什么是Canadian。我们来一一简短介绍下吧。




第一幅画,首先是推出加拿大的原住民。这个顺序是一百年不动摇的,奥运会也是让原住民先出来表演。虽然对原住民实际政策没有那么到位,但面子上一定要做到。一张羽毛,代表第一民族,石头摆的人字形,地球人都知道是因纽特人,那个横写的“8”呢,代表法国殖民者与印第安人的混血儿梅蒂人。华人喜欢把这个符号读成发财,对老外来说,那是“永恒”的意思。共同点是,大家都喜欢。



第二幅画,就该到法国殖民者了,其代表者就是新法兰西总督尚普兰。400年前,尚普兰同学先来到这里,沿着圣劳伦斯河坐船,踏足今天魁北克城的地方,建立了一个叫“加拿大”的小城堡。慢慢地,这个加拿大小城堡,扩大到整个圣劳伦斯河下游和上游,变成了一个包括今天安省、魁省那么大。再后来在英国人手中,变成从太平洋到大西洋那么大。饮水思想,还是要纪念第一人尚普兰同学。圣劳伦斯河,也是加拿大的母亲河。




第三幅画,是当年加拿大省(今天安省和魁北克省)总理麦克唐纳,带着各位老大,一起到海洋三省爱德华王子岛的夏洛特城,和海洋三省老大们商讨加盟成为一个统一国家的事儿。事儿毕,安、魁两省,和新布省、新苏省成功组建加拿大自治领,于1867年独立,麦克唐纳成为加拿大第一任总理。所以这副图上的人物,都是麦克唐纳为首的加拿大国父们。




第四幅图,是横贯加拿大的太平洋铁路的最后一枚钉。建立自治领后,为了统治加西和把卑诗省拉入加拿大,只有400万国民的加拿大,雇佣了华工来修太平洋铁路。1885年11月7日,太平洋铁路创始人之一的唐纳德史密斯,敲下了最后一枚钉,全线贯通。




第五幅图,是魁北克船长伯尼尔从1904-1911年,多次航行到北极群岛,并宣示加拿大主权。他在岛上放了19枪,表示庆祝北极群岛归属加拿大,让一个爱斯基摩人(因纽特人)放了第20枪,并恭喜他成为加拿大人。




第六幅图,是加拿大草原省。卑诗省落基山与安省之间,就是加拿大的大草原,分为曼尼托巴省、阿尔伯塔和萨省三个省。他们都是加拿大的农业大省。曼尼托巴在1870年就建省,1905年阿尔伯塔和萨省也建省。这样,整个今天的加拿大版图,除了纽芬兰外,其他都属于加拿大了。加东和卑诗省,都大量移民去了草原三省,在那里开展农业。草原三省,是加拿大的粮仓,也是油砂产地。



第七副图,是加拿大海洋三省最大城市、工业重镇、海军基地哈利法克斯。他是一个历史名城,曾是大英帝国最重要的四个海外军事基地之一。军港上,哈利法克斯城堡屹立至今。



第八幅图,是渥太华国会山庄不解释。加拿大国会两院都在这里,一个东厢,一个西厢。

还有八幅图,等下一篇介绍。


评论

  1. 应该按图索骥,不过要等到入籍以后了哈哈

    回复删除

发表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加拿大五大硬币里有趣的小故事

加拿大五大纸币的故事有趣吧?我们今天就一鼓作气,顺便再讲讲加拿大五大硬币的故事。这样,加拿大所有现在流通的货币就都心中有数了。也可以讲给孩子听哦,一定感兴趣的。 咦?不是有六种硬币吗?不是的。以前有一分钱(penny)的,从2013年起,加拿大一分钱退出流通了,现在商品标价照旧,但是在付款时四舍五入了,尾数都是5分钱。所以现在加拿大货币最小单位是5分钱。 目前有五分钱(Nickel)、1毛(Dime)、2毛5(Quarter)、一元(Loonie)和两元(Toonie)五种。看上去有的黄,有的白,你别被骗了,以前是用银子做的,后来又铜做,再后来用镍做,现在都是用钢做的,混了一点镍或铜进去,所以现在的加拿大硬币,其实就是钢镚儿。为啥?还不是加拿大政府想省钱,钢镚儿是最便宜的。就好像纸做的50元、100元你也得认,这就是法定货币。 所有钢镚儿的正面,都是加拿大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头像,背面则是一些不同的小动物或植物。一分钱虽然已经退出流通了,我们还是提一下,背面是加拿大的象征----枫叶。加拿大旧版的硬币里,最贵的是1936年带个点的一分钱。因为当年乔治五世去世,准备开始用爱德华八世的头像做新币,没想到这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君王退位,给了弟弟乔治六世,于是那一版毁了,重新以乔治六世头像来设计。目前已经全球仅存4枚1936年带点的一分钱硬币,拍卖价高达40万美金一枚。 5分钱,英文昵称叫Nickel。加拿大有一个国际知名的乐队,叫Nickelback,就是“五分钱乐队”。当年其中一个主创在星巴克工作,经常给人找5分钱零钱,“Here's your nickel back.” 于是乐队就用五分钱找零取名。 加拿大五分钱的背面,是一只海狸(Beaver)。海狸是加拿大的象征之一,就好像丝绸、瓷器是中国的象征。当年英法殖民者能在加拿大这片土地立足,就是靠了与印第安人做皮毛生意,并挑动他们之间为争夺beaver皮毛的战争。所以,没有beaver,就没有加拿大的今天。 多伦多的著名国际品牌Roots,也是用的beaver做logo。 加拿大一毛钱硬币,是加拿大尺寸最小的硬币,不仅比5分钱小,比1分钱都小。你肯定会问为什么?因为很久很久以前,硬币与它价值相当,一分钱是铜做的,5分钱是镍做的,1毛钱自然是银子做的。银币

关于北美的路权,我们来小小普及一下

国内的人来北美开车,不仅不太遵守交通规则,往往还没有路权概念,造成许多驾驶风险。比如前一段时间有广东游客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自驾游,因为忽略了Stop Sign,左转时撞上了达拉斯小牛队的巴士,自驾车上三位中国同胞身亡,还要负全部责任,是不是很悲催呢? 所以我们要了解一下北美的路权概念。首先,我们要知道,交通指示牌,就是按照路权设计的,你遵守交通指示牌,就是遵守路权。比如上面的那个Stop Sign,就是提醒和指示你了路权,让你等直行车辆先过,否则不仅有危险,出了事儿责任还算你的。 但是我们要活学活用,知道为什么要有这些指示牌,以及当没有指示牌时,我们应如何做,这就需要在我们在脑海里植入路权概念。 守规矩 可能在北美驾驶,是最符合一个道德社会的标准了。由于道德、交规、指示牌、警察、罚单及保险的综合作用,北美人在交通驾驶上,可谓是个“道德楷模社会”。因为恩威并用,大家知道不遵守的危险,包括肉疼和money疼,再加上体验到人人遵守交规的甜头,大家在开车上,还是很守规矩的。 人大于车 第一个规矩,就是弱势群体优先。加拿大人往往停下车来让过路的鸭子,就是因为鸭子是弱势群体。甚至让鸭子比让人还主动,为啥?因为人比鸭子强势一些。 同理,在让人里,加拿大人开车让盲人、残疾人、大肚子孕妇、推娃娃车的妈妈、小朋友、孩子、学生又多一些。因为他们比正常人、成年人弱势。 人是经不起车撞的,所以车要让着人,哪怕是个正常人、成年人。所以永远是车让人,而不是人让车。那你说那些不遵守交通规则乱穿马路的怎么办?理论上我们还是要让,虽然撞死了你不必负责,但撞死一个小鸡小鸭都是罪过,人何以堪?能避免则避免。他不遵守交通规矩,是他的罪过,但咱不要再添上一笔好吗? 同理,自行车虽然也当做车辆,但比汽车还是弱势,所以我们开车也让着自行车。同理,在多伦多西北地区经常会遇到马车,我们也让着马车。但是特别地,公共汽车比私家车大,但遵守第二个原则。 公大于私 第二个原则,就是公大于私。我们说北美驾车是个道德社会嘛,所以公大于私很好理解。所以巴士虽然比小轿车大,但由于巴士是公家,我们要让巴士。同理,我们要让所有服务于大众的emergency vehicle,包括警车、救护车、消防车等。但是只是当他们闪灯或鸣笛的时候,如

加拿大(多伦多)索马里难民中诞生的“当代黄家驹”

如今一提起索马里,我们就想到战乱纷飞,哀鸿遍野,当然我们还想起七国禁穆令,也想起许多索马里难民从美加边境越境进入加拿大,对了,我们还想起,加拿大当今的移民部长,就是个16岁逃避战乱,辗转投奔加拿大的索马里难民。请见 《新励志典型:他是如何从一个索马里难民小伙,做到加拿大移民部长的?》 。 但是,你知道在北美索马里裔里,最有名的,却不是这个新移民部长。那是谁呢?这个人不在别处,正是在加拿大,正是在多伦多!我们一说起最有名的多伦多人,我们立即想起黑人Drake对吧?请见 《当今全球最有名的多伦多人是谁?》 。此外还有一个黑人The Weeknd。但是,我们说的这个来自索马里的黑人,与Drake和The Weeknd一样,同样是加拿大是多伦多的骄傲,他就是----- “索马里裔的黄家驹”--------克南(K'naan Warsame)!   什么,你没听说过克南? 那么你必然听过2010年南非世界杯宣传曲《旗帜飘扬》(Wavin' Flag)。这首脍炙人口、享誉全球、至今传唱的歌曲,就是克南创作和演唱的。 这首歌,激情四射,热血沸腾,表达了对非洲这片充满战火、贫穷和落后的土地不离不弃的热爱。许多黑人同胞,一听到这首歌,仍然会热泪盈眶。 它不仅激励了很多人,而且也在海地大地震赈灾中,鼓舞人心,发挥了巨大作用。 克南的很多歌,都有这样的特点,既是一首歌,又像一首诗,还带有说唱,还带有浓郁的非洲气息。它们表达了爱、平等、进步等主题,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,堪称当之无愧的“索马里裔的黄家驹”。 克南一家如何来到加拿大? 克南于1978年出生于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一个艺术家庭。他的名字,在索马里语中,是“旅行者”的意思。爷爷是索马里著名诗人,姑姑是索马里最有名的歌星之一。可是,这样一个家庭,也无可避免卷入索马里的战乱之中。 他年纪还小的时候,父亲就先跑到了美国,在纽约做了一名出租车司机。辛辛苦苦打工挣钱,汇钱给家的同时,也寄了一些美国黑人说唱歌曲给他。索马里的孩子都是不懂英文的,克南就是通过这些英语说唱歌曲,自学了一点英文。 在摩加迪沙,他8岁就开过枪。12岁时,三个玩伴被一个年纪稍大的一点孩子用枪打死,他侥幸逃脱。有一次,他们在学校操场玩,从外面丢进来一个东西,他们以为是土豆,其实是个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