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我们闭上眼睛,回到186年前的多伦多,那是1847年。那时的多伦 多不大,就是现在酿酒厂区那一块老区。整个多伦多市的人口大概是3万人,几乎清一色是British,也就是英格兰人、苏格兰人,还有一小部分爱尔兰北方 人。可是这年夏天,突然一船一船的爱尔兰人跑来了,还是爱尔兰的南方人。
咋回事?
原来爱尔兰发生了千年一遇的大饥荒,马铃薯感染了病菌,没有收成。爱尔兰的底层平民主要靠马铃薯做主粮,就好像我们华人吃大米或白面。好了,没有马铃薯吃了,穷困的爱尔兰人大面积被饿死,大概先后也有一百万爱尔兰人逃出爱尔兰,跑到美国、澳大利亚、加拿大等新国家。
多伦多1847年的夏天,一下就来了大概近一千爱尔兰人。此外还有好多去蒙特利尔的。这一年下来,三万人的多伦多,爱尔兰人一下占到两千,还都是些穷苦的乡 巴佬,大部分又是天主教徒,说的英语又有爱尔兰南方盖尔语口音。他们不仅遭到多伦多当时“主流社会”(British)的歧视,而且还受到北爱尔兰人的排 挤。
英国在征服爱尔兰时,将大量贵族、地主移民到北爱尔兰,就好像以前将贵族、地主移民到苏格兰一样。北爱尔兰的,尤其是贝尔法斯 特的,大多其实是British的后裔,他们也信奉的是基督教新教,而不是天主教,借着British撑腰,在北爱尔兰就长期欺负南方的爱尔兰人。他们的 一个叫“奥兰治会”的组织,每年7月12日都要在多伦多举行大游行,以纪念当初英国征服爱尔兰的关键一役。而真正的爱尔兰人呢,是信奉天主教的,他们敬仰 的是把天主教传播到爱尔兰的“达摩祖师”St. Patrick,每年3月17日,都是St. Patrick's Day,要在多伦多举行大游行。
奥兰治会的那帮子人,大本营在今天的白菜城(Cabbagetown),而南方来的爱尔兰人的大本营,在今天的Corktown。Cork是爱尔兰南方大都 会。Cabbagetown的,虽然仍然被真正的British嘲笑,但是在新来的Corktown人面前,俨然已经把自己当做了主流社会,就好像今天香 港华人移民看大陆华人移民一样。
平日就经常歧视、排斥,而一到了3月17日的St. Patrick's Day和7月12日的奥兰治Day,双方就会打架。爱尔兰的大饥荒前后持续了大概7年,大概在这前后十年,爱尔兰人在多伦多占了人口四分之一,一时满大街上到处都是爱尔兰人。在British的眼中,他们粗俗、无理、堕落、穷困,住的地方像猪圈、牛棚。爱尔兰人找个像样的工作也很困难,一般只能做底层的累脖工。
想想看,他们还是一个联合王国的,他们还是都讲英语,就有这么多的歧视、排斥、偏见。大概经过六十年的时间,到了第一次世界 大战前夕,爱尔兰人才几乎与英国人打成一片,几乎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大家可以在两个节日互相看对方的大游行,当做好玩不再发脾气。多伦多的中小学教育,也专门开辟了天主教英语中小学,让爱尔兰人的子女可以在自己的宗教信仰下学习。
一战以后,大量英格兰、苏格兰、爱尔兰以外的欧洲人开始大量移民加拿大,移民到多伦多。多伦多的爱尔兰人没有像以前那么显眼了,由于欧洲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到来,爱尔兰人也堂而皇之成为加拿大主流社会的成员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
当年,British把爱尔兰人叫Paddy,这是个蔑称,大概可以翻译为乡巴佬的意思。有些爱尔兰裔回忆说,自己的爷爷讲过,当年一些酒吧上写着“爱尔兰人和狗不得入内”的告示。这么多年过去了,爱尔兰人的St. Patrick's Day游行在美国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的大城市越来越盛大,可是奥兰治会的游行参与人数越来越少,越来越不得民心。多伦多几乎已经看不见了。7月12日,你看多伦多有什么奥兰治会的活动吗?
爱尔兰裔在美国也是举足轻重。
回复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