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内容

博文

目前显示的是 十二月, 2015的博文

如何区分第一民族、因纽特人和梅蒂人?

新一届加拿大政府在内阁提升了原住民的地位,出了第一任原住民司法部长,最近也在积极与原住民达成民族和解。我们顺便了解一下加拿大原住民的知识吧。最简单的,很多人始终把第一民族、因纽特人和梅蒂人分不清楚,我告诉你一个简单方法。 在加拿大公民入籍考试里,原住民的事儿,也有这么一道考题,你要分清第一民族这个概念。印第安人、因纽特人、梅蒂人,都是原住民,往往容易搞混淆,那么用什么方法可以简单区分呢? 很简单,告诉大家一个办法,按这些人先来后到区分。 我们假设从前北美是没有人的,只有各种大动物、小动物。几万年前来到北美加拿大这片土地上的,我们叫印第安人。因为人家来了几万年了,是这块土地的天然主人,所以我们叫他们第一民族(First Nation)。他们喜欢住在河流密布的原始丛林里,几万年了,已经分化成了好多好多个部落,在北美到处都是,我们不管了,都叫印第安人,因为加拿大人比美国人友善,我们上了个雅称,叫“第一民族”。再叫印第安人,似乎有点歧视了,而且是哥伦布的错误叫法延续至今,哥伦布以为自己到了印度,以为这些是印度 人。   小提示:当初叫错了以后,因为已经习惯了,不好改口,于是将真正的印度叫“东印度”,而将美洲叫“西印度”。至今把加勒比海那些群岛,叫“西印度群岛”。 那么几千年前,又有一些人从西伯利亚、格陵兰岛等地,追逐驯鹿,迁徙到加拿大北部的北极圈附近,这些人就是爱斯基摩人。整个北极圈里都住着这些人,反正也不南下,与大家井水不犯河水。他们喜欢吃海豹吃生肉,所以大家叫他们爱斯基摩人,也是有歧视性意味,意思是吃生肉的人。在加拿大,我们比较友善,就按他们自己的说法,叫因纽特人。 大概五百年前,欧洲殖民者开始往北美跑,法国人捷足先登,不管来的是探险家、皮毛贸易商还是军人,都是清一色男性,回一趟欧洲不容易,那么就会找印第安女子谈情说爱,就好像中国知青上山下乡娶小芳一样,就会和印第安女子在一起,生儿育女。生下的混血儿很多很多。他们的身份很尴尬,既不被印第安人认同,又被纯粹的白人嗤之以鼻,那么就互相抱团,于是发展成了一个单独的民族,我们叫梅蒂人。梅蒂人的爸爸是说法语的白人,妈妈是说印第安语的印第安人,那么他们的后代说的就是混合了印第安语的法语。 记住了吧?按先来后到,几万年前来的是第一民族,几千年前来到北极圈的是因纽特人,几百年前产

多伦多爱尔兰人:从被歧视到主流社会

  我们说,今天的多伦多,少数族裔几乎占了一半以上。我们华人尤其是大陆华人大规模移民的历史,也不过大概顶多十五年的样子,如果我们感受到主流社会的一点偏见甚至歧视,也是正常的。融入、接纳,彼此双方都有个过程。今天,我们就以多伦多爱尔兰移民来举个例子吧。 让我们闭上眼睛,回到186年前的多伦多,那是1847年。那时的多伦 多不大,就是现在酿酒厂区那一块老区。整个多伦多市的人口大概是3万人,几乎清一色是British,也就是英格兰人、苏格兰人,还有一小部分爱尔兰北方 人。可是这年夏天,突然一船一船的爱尔兰人跑来了,还是爱尔兰的南方人。 咋回事? 原来爱尔兰发生了千年一遇的大饥荒,马铃薯感染了病菌,没有收成。爱尔兰的底层平民主要靠马铃薯做主粮,就好像我们华人吃大米或白面。好了,没有马铃薯吃了,穷困的爱尔兰人大面积被饿死,大概先后也有一百万爱尔兰人逃出爱尔兰,跑到美国、澳大利亚、加拿大等新国家。 多伦多1847年的夏天,一下就来了大概近一千爱尔兰人。此外还有好多去蒙特利尔的。这一年下来,三万人的多伦多,爱尔兰人一下占到两千,还都是些穷苦的乡 巴佬,大部分又是天主教徒,说的英语又有爱尔兰南方盖尔语口音。他们不仅遭到多伦多当时“主流社会”(British)的歧视,而且还受到北爱尔兰人的排 挤。 英国在征服爱尔兰时,将大量贵族、地主移民到北爱尔兰,就好像以前将贵族、地主移民到苏格兰一样。北爱尔兰的,尤其是贝尔法斯 特的,大多其实是British的后裔,他们也信奉的是基督教新教,而不是天主教,借着British撑腰,在北爱尔兰就长期欺负南方的爱尔兰人。他们的 一个叫“奥兰治会”的组织,每年7月12日都要在多伦多举行大游行,以纪念当初英国征服爱尔兰的关键一役。而真正的爱尔兰人呢,是信奉天主教的,他们敬仰 的是把天主教传播到爱尔兰的“达摩祖师”St. Patrick,每年3月17日,都是St. Patrick's Day,要在多伦多举行大游行。 奥兰治会的那帮子人,大本营在今天的白菜城(Cabbagetown),而南方来的爱尔兰人的大本营,在今天的Corktown。Cork是爱尔兰南方大都 会。Cabbagetown的,虽然仍然被真正的British嘲笑,但是在新来的Corktown人面前,俨然已经把自己当做了主流社会,就好像今天香 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