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内容

博文

目前显示的是 七月, 2015的博文

爱迪生和加拿大的故事

我们从小在中文课本上就学了大发明家爱迪生童年的故事,却不曾想到,爱迪生的童年,与我们加拿大,与我们多伦多如此之近。 爷爷是保皇党 爱迪生的爷爷本来住在新泽西州,是个保皇党人,美国独立的1783年,爷爷塞缪尔投奔现在加拿大的新苏省。在马歇尔城(Marshalltown)生下来爱迪生的父亲。1811年,在父亲7岁那年,举家搬迁到上加拿大,住在今天安省西南埃尔金郡的维也纳村(Vienna)。   (安省西南维也纳村的爱迪生博物馆) 爷爷忠于英王忠于加拿大,在1812年战争中加入米德塞克斯第一义勇军,做了民兵队长,抗击美国入侵。 父亲是造反派 1804年,爱迪生的父亲小塞缪尔爱迪生在新苏省马歇尔城(Marshalltown)出生,是地道的加拿大人。爱迪生爷爷是保皇党是1812年抗美战争的英雄,但父亲却是个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激进人士。他于1837年参加了由多伦多第一任市长威廉麦肯锡领导的造反。造反失败后,带着老婆孩子流亡美国,在伊利湖南岸俄亥俄州的米兰镇定居。 爱迪生的爷爷就住在伊利湖北岸的加拿大,父子俩也算隔湖相望。1847年2月11日,在米兰镇生下伟大发明家爱迪生。 休伦港的童年 爱迪生幼年时,当时在加拿大五大湖区、圣劳伦斯河流域及美东地区,有一大铁路公司,叫Grand Truck。铁路从休伦港打通到底特律到米兰镇,爱迪生一家就搬迁到休伦港(Port Huron)。就是如今加拿大萨尼亚市河对面的城市。 (安省萨尼亚市蓝水桥对面的爱迪生铜像) 那年爱迪生七岁。虽然我们现在都说爱迪生是天才,但在小时候却被老师说愚蠢。因为他经常问类似2+2为什么等于4的问题。老师认为他天生愚钝,爱迪生才读了三个月的书,就被劝退学。还好爱迪生的妈妈本人就是个小学教师,于是爱迪生的妈妈就在家自己教孩子读书学习。在这个过程中,爱迪生接触到化学,产生浓厚兴趣,自己还做起了实验。 休伦港-底特律火车上的报童 由于家境困难,爱迪生12岁时就到休伦港到底特律的火车上卖报。除了卖报纸,他还是不是捣腾点糖果、蔬菜什么的。他上午一大早就坐火车去底特律,晚上坐最后一班火车回休伦港的家。 那时美国爆发南北战争,火车上的乘客都想看战争最新信息,聪明的小爱迪生就自己印刷了一份报纸,叫《Grand Truck先驱报》,

格兰特河边 易洛魁六大部落的帕瓦节

易洛魁前世今生 来加拿大的华人,谁没有听说过易洛魁联盟(Iroquois)的大名?假若当年欧洲殖民者入侵前夕的五大湖领域,就好比中国古时的中原,安大略湖与休伦湖之间的休伦族,是当年的炎帝部落,那么安大略湖南部今天纽约州的易洛魁联盟就好比黄帝部落。易洛魁联盟由莫霍克、奥奈达、奥内达加、辛力加五大部落组成,后来又加入了塔斯卡罗,组成Six Nations。在先进的联盟制度下,他们团结,有战斗力,不断向圣劳伦斯河北岸、安大略湖北岸和安大略湖以西的五大湖区推进。假若没有欧洲殖民者入侵,易洛魁统一“中原”,成为北美天下共主,印第安人成为“炎黄子孙”,亦未可知? 正是面临易洛魁的强大攻势,法国殖民者才得以趁虚而入,与阿岗昆族和休伦族结盟,得以在魁北克城建立堡垒。欧洲殖民者来收购Beaver皮毛,加剧了易洛魁联盟与阿岗昆族、休伦族的矛盾。在英国殖民者的支持下,易洛魁联盟发动了Beaver战争,灭掉了阿岗昆族和休伦族,本来统一“中原”,不想欧洲殖民者带入的天花等传染病,将印第安人的部落村庄变成一片片废墟。这时,英国在美东的十三个殖民地又爆发独立革命,剩下的易洛魁联盟,四个部落站在英国一边,两个部落站在在殖民者这边,最后独立革命成功,美国建立,易洛魁联盟痛失在纽约五指湖老家的土地,作为保皇党,在酋长约瑟布兰特 的带领下,跑到加拿大。为了嘉奖易洛魁联盟对英国的忠心,给他们在格兰特河流域买下一片土地,作为易洛魁联盟的保留地。这就是今天Six Nations of The Grand River的由来。这个保留地北面的村庄有很多欧洲移民陆续定居,就以约瑟布兰特的名字,叫做布兰特福德(Brantford)了。 Six Nations of The Grand River 说起来也是唏嘘,以前整个五大湖领域,几乎都已经是易洛魁联盟的天下,最后没想到给大英帝国做了嫁衣,如今只剩下在格兰特河边一片有争议的保留地。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格兰特河边这易洛魁联盟,如今还是加拿大最大的第一民族保留区,易洛魁联盟的六大部落都在,仍然保留当年的统治制度,尚有2.5万人。 Grand River Pow Wow 和中国的少数民族一样,格兰特河的易洛魁人也喜欢穿着民族盛装跳舞。在北美的第一民族,这样的盛会叫做Pow Wow。格兰特河的易洛魁人

加拿大,从小村庄到大国的变迁故事

村庄到国家 今天的加拿大如此广袤,从海洋到海洋,你可曾知道,她当初就是圣劳伦斯河中游的一个小村庄。在加拿大国庆节来临之际,让我们来简短回顾一下这段历程吧。 圣劳伦斯河边的小村庄 加拿大,最早是圣劳伦斯河边的一个易洛魁联盟印第安人小村庄的名字,他们把小村庄,就叫做“喀拉塔”(Kanata)。这个小村庄,就在今天的魁北克城附近。 法国探险家雅克卡蒂埃 大 明嘉靖年间,西班牙在中美、南美收获颇丰,法国十分眼红,听说从北美可以打通一个西北通道,直通中国,那里有数不清的黄金。探险家雅克卡蒂埃在法王资助 下,在圣劳伦斯河口登陆,沿湖而上,到了“喀拉塔”这个小村庄。他不仅发现了喀拉塔,在这里建立了基地,还继续 往上游到了另一个村庄,取名皇家山,就是 今天的蒙特利尔。 尚普兰与法属加拿大 大明万历年间,法国皮毛贸易商尚普兰来到喀拉塔,与印第安人发展皮毛贸易。他与圣劳伦斯河北岸的阿岗昆族、休伦族结盟,共同对抗易洛魁联盟,换来在喀拉塔附近建立堡垒,发展为魁北克城,并进一步将定居点发展到三河市,将皮毛贸易据点发展到蒙特利尔。 鉴于尚普兰对法国的杰出贡献,他被任命为新法兰西的总督。魁北克的圣劳伦斯流域,就变成法国的殖民地,改名“加拿大”。 七年战争与英属魁北克省 大清乾隆年间,英国和法国在北美争夺殖民地白热化,爆发七年战争。英国在北美殖民地人口众多,势力强盛,新法兰西虽然与印第安人结盟共抗英国,英军还是攻下魁北克。英法签订《巴黎合约》,法国将整个法属加拿大划归英国。 法属加拿大包括魁北克、三河和蒙特利尔。成为英国殖民地后,法属加拿大更名为魁北克省,并扩大到五大湖区。 上加拿大和下加拿大 大清乾隆晚期,北美十三个殖民地不堪忍受英国统治,爆发了独立革命。南方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,忠于英国君主的保皇党跑到了北边英国的殖民地。圣劳伦斯河上游的英裔人口不断增加,与圣劳伦斯河中下游的魁北克形成鲜明对比。 英国将魁北克省重新改名为加拿大省,并一分为二,上加拿大省和下加拿大省。 1812年战争与加拿大合并 上下加拿大省各自运行了五十年,但南方的邻国美国日益强大,并发动战争要吞并上下加拿大。虽然上下加拿大打退了美国的进攻,但是1837年又爆发了亲美势力的造反。英国派杜尔汗公爵前来调查,为了联合对抗美国,并且增加上加拿大的